BAYC强光射眼红又瞎!官方道歉:香港会场误装了「紫外线灯」

上周 ApeFest 的年度盛会上意外发生了小插曲,多名参加者在活动结束後都表达出眼睛疼痛和视力模糊等问题,今早无聊猿(BAYC)母公司 Yuga Labs 也发表道歉声明,称在活动中误装了紫外线灯…
(前情提要:无聊猿合作潮牌BAPE!BAYC持有者可优先买「猴圣衣」、12月起开卖)
(背景补充:无聊猿年度盛会「ApeFest」11月登陆香港,持有BAYC、MAYC可免费参加)

知名 NFT 项目无聊猿(BAYC)母公司 Yuga Labs 如期在上周 11 月 3 日至 5 日举行一年一度的无聊猿盛会(ApeFest),只要是 BAYC 和 MAYC 持有者,都可以到香港一同共襄盛举。

多位香港 ApeFest 参与者「眼睛疼痛、视力模糊」

然而,ApeFest 的年度盛会上却意外发生了小插曲,多名参加者在活动结束後都表达出眼睛疼痛和视力模糊等问题,并声称这是出自於活动中使用不当的照明设备。

其中一位与会者 CryptoJune 在社群发文写道:

ApeFest 结束後半夜醒来,眼睛非常疼痛,不得不去医院,然後医生告诉我这是由於舞台灯光的紫外线造成的。

我经常去参加音乐节,但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我试图理解它是如何发生的……看起来灯光并不安全…

另一位在 X(原推特)上化名 Feld 的 ApeFest …

Future3 Camp1 Web3 Massive Adoption项目结业展示,再启新征程

11月1日,Future3 Campus孵化营一期——Web3 Massive Adoption赛道结业仪式在香港数码港举办。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任景信、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Future3 Campus发起人杜宇、Arkreen创始人林瑶、智次方创始人彭昭、Hash Global创始人沈康等(以上嘉宾排名不分先後)行业资深专家及孵化营一二期团队共聚数码港,共探Web3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Future3 Campus孵化营一期聚焦Web3 Massive Adoption赛道,致力於通过系统全面的孵化服务,帮助优秀入营项目快速成长和发展。此次,30sec、AgentX Network、Bool Network、Chaintool、Footprint Analytics、Hamster、IC1101、LULU Market、PortUS、P12、Social Layer、VIP3、ZKEX共十三支团队成功入选,获得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度孵化,未还将获得长达九个月的长尾追踪,包括技术指导、产品战略、专业培训、资源对接、宣传曝光、市场活动、融资服务等全方位的创业支持。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任景信在欢迎致辞中表示数码港的工作重点是产业发展、人才扶持和推动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的融合。Future3 Campus关注的三大方向Web3 Massive Adoption、DePIN及AI同样是数码港大力支持的发展方向。数码港十分荣幸也欢迎Future3 Campus落地数码港,数码港将积极参与配合Future3 Campus各赛道的发展,提供算力等基础设施,共同用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在开场致辞中重点介绍了香港在Web3及相关领域的利好政策和法规环境,香港政府等官方机构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沟通和推动Web3的合规方案,鼓励广大创业者充分发挥香港、利用好香港的资源和条件优势,创新商业模式,推动Web3行业的发展与繁荣。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Future3 Campus发起人杜宇则着重介绍Future3 Campus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香港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一年多时间以来,吸引了全球Web3项目和团队落户香港。 Future3 Campus重点关注Web3 Massive Adoption、DePIN和AI三大赛道,也将基於积累的生态、市场、投资等核心资源,赋能创业和成熟团队在Web3行业获得长足的成长与发展,共建香港乃至全球Web3生态。

本次活动上,入选Future3 Campus孵化营一期的十三支Web3 Massive Adoption项目重点介绍了入营三个月来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并与在场VC深度交流,获得未来发展建议与核心资源。

30sec是一款Web3广告媒体平台,它以“时间经济”为模式,颠覆性地让企业的广告投放从购买媒体时间,转变为购买用户时间,通过激励用户主动看广告,使企业高效、低成本地实现品牌传播,使广告不再以乾扰强迫的方式出现,使用户不再躲避与被动接受广告,改变广告和用户的关系。

AgentX Network是一个专注於Web3大规模采用的自主AI代理网络。借助大型语言模型的能力,AgentX Network将分散和过载的Web3数据转化为知识甚至洞见。Web3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问答方式,实现对信息的深度聚合、建模和生成深刻洞见。此外,AgentX Network进一步在链上和链下执行自动化工作流,希望能够使Web3更智能、更自主。

Bool Network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签名网络,旨在提供去中心化的签名服务。它采用零知识证明、多方计算和可信执行环境技术,并创新性地引入了动态隐藏委员会(DHC),以解决在去中心化环境下安全计算的难题。该网络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拓展性,同时具有无准入、低消耗等特点。Bool …

当前的NFT就是1990年代早期的万维网?

作者:@BennyGiang

翻译:MetaCat

排版:MetaCat

2017 年至 2022 年左右的 NFT 与 1990 年代早期的网站类似。

早期的网站通常是由编程专业知识有限的人(比如我自己)使用基本的 HTML 和 CSS 构建的。它们往往是静态的,难以更新或扩展,并且是为单一特定目的而设计的。

1989 年 Web(Web 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也叫万维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服务,为浏览者在互联网上查找和浏览信息提供图形化的、易於访问的直观界面,其中的文档及超级链接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节点组织成一个互为关联的网状结构)的推出标志着“超链接”时代的开始,通过 1991 年第一个网站的推出,实现了轻松导航、重塑内容结构和民主化共享知识。

在 NFT 的下一阶段,它们将越来越类似於现在的应用程序(App)或网站,并最终成为自主代理(Autonomous agents),提供增强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假设 NFT 将走向更加动态化、更加有状态的未来,我们可以将 NFT 的链上堆栈分解为与现在网站类似的结构:

已经有大量的标准和协议在 NFT“前端”领域运行,比如:ERC 4906、7496、721M、721TL 等。主要致力於修改艺术作品、元数据描述、特征和视觉内容。相关项目比如:Prrf beauty、Mathcastles、area.tech等。

然而,在 NFT“後端”领域,过去 …

区块链智慧财产权,是智慧财产权创新的最终解法?

智慧财产权会是区块链的未来吗?区块链特性中透明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这三样技术对於保护智慧财产权有着巨大潜力。本文源自 0xD745 发表在 Mirror 上的专栏文章《链上智慧财产权:未来的方向》,由 BlockBeats 整理、编译及撰写。
(前情提要:Story Protocol要讲什麽故事?a16z加持、融资5400万美元,主攻IP基础设施..)
(背景补充:台湾虚拟资产VASP公会:目标11月递件申请、成立风控小组沟通金管会)

本文目录

智慧财产权、版权与 Web3 的发展源自於区块链本身的特性,即使透明性、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对智慧财产权的看起来相当有潜力,而 Web3 该如何解决现存的智慧财产权和版权的问题,并实际应用?

什麽是版权?

深入探讨智慧财产权及其多个子领域,特别是版权,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还将涉及这些法律概念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

那正题开始,让我们先从版权和智慧财产权开始。版权 (copyright) 和智慧财产权 (IP) 其实比你想像中的要复杂。智慧财产权是多个法律概念的集合,包括但不限於版权、商标和专利等方面。这里的法律概念用於通过某种方式证明创造者的权益。作为智慧财产权的所有者,你可以销售、转让或管理这些法律概念下的各项权益。你可能看到我们聊到了版权,这时候你会疑惑是吧。

  1. 版权(Copyright):版权是一种针对文学、艺术和音乐等创作作品的法律保护机制。它赋予创作者独家的复制、分发、展示和修改作品的权利,通常在一定时间内有效。
  2. 商标(Trademark):商标则是用於标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文字、图形或符号。它赋予拥有者独家使用该标识的权利,以防止市场上的混淆和不正当竞争。
  3. 专利(Patent):专利保护的是一项新颖和有用的发明或改进。拥有专利权的人或组织有独家生产、使用或销售该发明的权利,通常在一定年限内。
  4. 商业秘密(Trade Secrets):商业秘密是一种未公开的资讯,具有商业价值,并且其所有者已采取合理措施保密。这可以包括生产工艺、客户列表或特殊演算法等。

市值一年内翻倍增长,将Azuki挑落马下:Pudgy Pengunis还能火多久?

根据@waleswoosh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Pudgy Pengunis的市值一路高歌猛进,至今已经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在今年,它更是一鸣惊人,超越了BAKC、Doodles、Clone X与Meebits等业界领头羊,成为了市值的新星。无独有偶,位於榜首的Azuki却因为Azuki Elemetals事件而陷入了困境,市值持续下滑,这无疑为Pudgy Pengunis提供了反超的机会。

当Azuki因为突发事件失去社区共识的同时,Pudgy Pengunis却因为坚持“踏实做IP”而得到了更多的提及和关注。这无疑告诉我们,一个品牌的稳健和真实,是它获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关键。比如,5月19日,Pudgy Penguins更是推出了实体玩偶“Pudgy Toys”,并迅速在亚马逊商城取得了销量冠军,击败了芭比娃娃、乐高和宝可梦等知名品牌。

Pudgy Pengunis在交易平台上挂单出售

那麽,为什麽Pudgy Pengunis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增长?它背後的成功秘诀是什麽?接下来我们会一一探讨。

社区成员设圈套作恶,Pudgy Penguins险些分崩离析

Pudgy Penguins并不像BAYC 那样一帆风顺。

在Pudgy Pengunis市值持续上升,产品销量屡创新高之际,2022年1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这一和谐的局面。9x9x9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推,指责Pudgy Penguins的创始团队有意“卷款跑路”。他声称,创始团队试图以888ETH的低价将项目卖给他,但实际上卖出的只是一个“空壳”,他们计划带着所有的收入离开。

这一消息一出,社区对Pudgy Penguins创始团队的不满迅速积聚,并且迅速爆发了群体性事件。愤怒的社区成员在Discord上投票,决定“罢免”创始人@ColeThereum。与此同时,Pudgy Penguins的地板价也骤降到了历史最低的0.519ETH。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最终是Luca Netz以750ETH的价格,将项目从Pudgy Penguins创始团队手中买下,成为了新任CEO。他的到来,为这个陷入困境的项目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将Pudgy Penguins纳入麾下之後,Luca Netz迅速展示了他的领导力和规划能力。从项目的品牌定位到未来的发展规划,从所需的人才招募到社区活动的组织,他都进行了全面而明确的安排。他不仅成为了社区成员心中的“救世主”,更是让Pudgy Penguins重新站起来,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这一切的发展,都显示了Luca Netz的领导力和策略眼光,也为Pudgy Penguins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Pudgy Penguins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实现更大的市场突破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新老板接手後多措并举,Pudgy Penguins重新焕发生机

从接管胖企鹅的那一刻起,在Luca Netz的领导下,胖企鹅项目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於是Luca就开始积极投身於IP衍生品的开发和策划。

Luca 

Calaxy 联合创始人:下轮牛市前你需要了解的3个事实

作者 | Solo Ceesay

编译 | 火火

Calaxy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Solo Ceesay最近发表观点,表达了在加密货币市场的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家应该明确一些关键要点,并阐述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哪些内容才是对於投资者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为正文:

即使零基础小白也知道,适用於加密货币市场的唯一规则就是冇有规则。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无法超越数字资产世界的混乱。前一分钟,迈克尔·塞勒 (MichaelSaylor) 和 Microstrategy 可能会在 CNBC 上讨论他们最新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购买交易,而下一分钟,吉姆·克莱默 (Jim Cramer)可能会告诉美国,他永远不会碰比特币,但就在几周前,他还称其为数字黄金,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疯狂呢?

由於今年大部分时间资产价格横盘整理,市场相当乏味。尽管如此,美联储神话般的“软”着陆的希望,加上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让Web3社区对许多即将到来的改变生活的机会垂涎欲滴。在贪婪弥漫的情况下,忽视市场情绪变化带来的情况差异是愚蠢的。

无论是贝莱德(BlackRock)等公司寻求发行 ETF 来将加密货币敞口商业化、企业采用、多次IPO、人工智能的崛起还是试图加强监管,围绕数字资产类别的讨论从未如此之多。这正是为什麽您需要了解三个关键事项才能充分利用即将发生的事情。

01、跟随聪明钱的钱仍然是傻钱

无论目标市场如何,潜在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习惯跟随他人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大多数投资者宁愿遵循别人的投资决策,也不愿自己进行分析。

这并不是说寻求更有经验的人的指导有什麽问题。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财务、目标和风险偏好因人而异。盲目听从任何人的建议,无论他们是谁,肯定会导致交易亏损。相反,培养辨别资产公平、市场价值的能力,您可以利用任何给定市场中存在的任何套利机会,这才是王道。

在繁荣时期,新手投资者成为骗局的受害者是很常见的。无论是个人安全问题出现问题导致资金完全损失,还是被愚弄而大量投资於模因币的拉高和抛售,重要的是要记住,冇有轻松赚钱之类的事情。配备工具来正确评估一项投资的可行性,这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大关键。

02、加密货币市值很小

在我撰写本文时,加密货币市值(即总规模)徘徊在 1 万亿美元左右。从各方面来看,对於一个尚未得到一些国家精英认可的资产类别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与绝大多数其他资产类别相比,它显得相形见绌。就背景而言,美国股市的市值约为 47 万亿美元,而仅苹果公司 ($AAPL) 的市值就达到 3 万亿美元,大约是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 3 倍。

如果加密货币成功地更新了我们陈旧的金融体系,并实现了与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地区的金融连接,那麽潜在的好处是无法否认的。例如,我们最近在开发比特币现货 ETF …

肖风万向峰会闭幕致辞:Web3将打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2.0版本

编者按:9月20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已圆满落幕。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在活动现场以《Web3.0与香港特区虚拟资产政策宣言》为题发表闭幕致辞。下文根据活动现场速记整理,略有不影响原意的删改。

这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虚拟资产宣言感兴趣,我将从市场、从业者的角度,就香港特区政府所宣布的虚拟资产宣言,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观点,看看为什麽要发布这个宣言,其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麽。

为什麽特区政府会有一系列虚拟资产的政策宣言呢?要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就要从数字经济开始讲起。这一系列宣言的基础在於香港想要建设一整套适配服务支撑数字经济在香港深耕、落地并发展。数字经济有什麽特点呢?

第一,数字经济不受地理空间的约束。

因为不受地理空间上的约束,所以香港有机会在数字经济里发挥自己一国两制、普通法和自由港的独特优势。有人说,“香港错过了互联网,千万不要错过区块链。”其实香港不存在错不错过互联网的阶段,因为互联网跟地理空间、司法区域、跟用户所在地有关系。但Web3.0或区块链跟地理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香港不存在互联网时期,但香港可以拥有Web3.0时期或区块链时期。而且在这个时期里,香港有独特的优势,也就是自由港的优势。

什麽是自由港的优势?就是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法币的出入金既是大规模应用的障碍,也是大规模应用的必要前提。

另外一方面是普通法,在香港,Web3.0也好、区块链也好、虚拟资产也好,可以很好地发挥制度上、机制上、法治上的优势,同时规避地理空间上的限制。

第二,数字经济不受物理规则约束。

比如在元宇宙里搭建一个建筑、搭建一座城市,不受力学规则的限制。你需要计算它的结构成重吗?不需要。

第三,数字经济不受商业组织的约束。

数字化技术让个人拥有了巨大的能力,使得个人不再需要依附於某一个商业组织,就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如你可以为自己工作,但你不需要依靠一个组织。

除了这个特点外,数字经济的价值规律也完全不一样。数字经济的价值规律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零边际成本。开发一个软件需要很高的固定成本和巨大投入,比如要开发GPT4,Open AI花费了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来开发,未来要升级到GPT5、GPT6,还需要几十亿或者上百亿美元的投入,这是一个高固定成本的事情。但是GPT4开发出来以後,1亿用户和10亿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工业产品和工业经济不具备的价值规律。

在这样的价值规律下,一个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最大化路径就是开源、开放、免费、无需许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推广,让别人用你的东西。在一个边际成本为零的成本和服务上,服务1亿人和服务10亿人的成本不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形下所有权显得不那麽重要,而使用权,就是让更多人用,则显得更重要,所以数字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使用权的经济。

在一个使用权的经济中,一个开源、开放、无需许可,甚至免费的产品和服务,怎麽捕捉到它的价值呢?使用权的价值捕捉工具就是Token。Token在计算机语言里就是使用许可,是令牌。登录一个系统的使用许可,在区块链时代演化为标准化的使用权。以传真机效应为例,我们假设由100万台传真机组成传真机网络,任何一个用户想加入传真机网络,需要得到别人的许可吗?基本不需要,但首先需要买一台传真机。如果你不买一台传真机,就不可能加入传真机网络,购买了传真机,就购买了加入传真机网络的使用许可。就像需要先购买一个比特币才能加入比特币网络中,需要有一个以太坊才能用得上以太坊网络。传真机、比特币和以太坊,在这里都一样,都是使用许可。是使用这个网络,享受这个网络的价值的时候,必须要有的令牌以及许可。传真机和比特币、以太坊的区别,无非一个是数字化,一个是有物理结构的。

传真机网络并不属於购买传真机、接入传真机网络的人,这就像以太坊,持有ETH并不意味着拥有以太坊网络的权益,你只是有它的使用权或使用许可而已。所以使用权的传真机效应,就催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制度——利益相关者资本制度。所有人都是使用者,冇有人拥有网络。

同时,传真机网络还有第三个特点,任何新增加的用户对已经在使用传真机网络的其他用户,都会带来价值和好处。因为越多人加入传真机网络,其他传真机用户就有了更多发送传真的可能性,显然价值是在增长的。这就是传真机效应或使用权效应最大的妙处,越多人使用,对大家越好。如果是所有权架构,拥有这个公司的一股股票,这股票就是你的,别人不可能宣称拥有它。使用权是可以被无限授予的,并且授予越多,价值越大,但所有权不是这样。

基於这三个特点,我们可以把过去十年区块链的实践,看成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同时也可以看成是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构建了一套具有上面特点的数字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根据上面总结的数字经济的三个特点,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服务它。前十年的实践,就是为了搭建一套能够很好服务数字原生、数字孪生的新金融基础设施。

这个金融基础设施首先是基於分布式网络的,就是Web3.0。同时在这个分布式网络上,构建了一套新的记账方法,就是分布式账本,就是区块链。在这样一个分布式账本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套分布式金融,这就是DeFi。未来所有基於区块链或Web3.0的大规模应用,都用得到这套金融基础设施,因为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在这里面不能服务这种新的经济模式。

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里,有以下几大构建要素。

第一,新的记账方法。

新的记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公开、透明、全球化的公开账本。在此之前,所有的记账方法都是私人账本,是自己替自己记账。我的账,别人不可能知道,也不能查阅到。但是区块链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全网公开透明的。基於公共账本构建的东西是一个全球账本体系。一旦登录到全球账本体系上,全世界的任何人都可以查到和看到,可以触碰到,可以交易它。这是传统金融市场不具备的特点,传统金融市场的资产都登记在私人账本上,如果不开放给你,你不可能查到,就不可能购买它,也不可能投资它、交易它。

第二,新的账户体系。

传统金融是基於银行账户体系构建起来的,所有的资金一定是存放在银行账户体系里。而互联网平台出来以後,出现了比银行账户体系要新一代的互联网账户,比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钱包。这两个钱包不是银行设立的账户,也不是银行管理的账户,而是由互联网平台管理的账户,但是里面也有法币。革命性的变化来自於区块链,区块链的数字钱包有各种各样的呈现形式,但为了和上面对齐,我们把它叫区块链账户。区块链账户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体系,更加脱离了银行账户体系以及互联网账户体系,区块链账户体系里跑的不再是法币,而是USDT和USDC,未来也可以跑央行发的数字货币CBDC。但无论如何,如果这个货币不能被数字化,不能跑在智能合约上,它就无法兼容到区块链账户里。

第三,新结算方式。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这套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易确认和清算结算是同步完成的。交易是点对点之间进行的,支付也是点对点之间进行的。这种新的结算方式,现在已经被传统的银行业,至少从美国、新加坡到中国香港接受了,最近传统银行发行的RWA,就是现实资产的Token化。为什麽要把真实世界的资产用Token的方式来发行呢?它有一个很好的优点——清结算效率大幅提升,交易费用和交易环节大幅减少。除此之外,这个金融系统里跑的货币形态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它可以是数字货币了。

我把数字货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法定数字货币,即央行发行的CBDC,央行发的都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需要经过市场机构的货币创造,制造出货币杠杆或货币乘数,才能够更好地服务於实体经济。因此就出来了稳定币,即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在传统金融市场上,银行是最主要的货币创造、货币杠杆、货币乘数的建设者。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叫M2,跟现实金融市场的M2是一样的。是经过银行等市场机构加杠杆所创造的货币,这不是央行发行的货币了,而是银行创造的货币。

在香港,你拿一张纸钞,上面有一个凭票即付,这是一个借据,属於M2。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里,也有一个原生的数字货币,就是比特币。比特币的形态还在不断演化当中,目前还冇有演化出一个完整的形态,功能也在不断健全当中。

另外就是出现了新的资产类别,就是Token。我们把同质化的Token分为两大类,一是功能类Token,一是证券型Token。这两天的会议讨论STO和RWA非常多。其实我的个人观点,未来的数字资产里面70%到80%是功能类Token,而不是STO概念下的证券类Token。美国国会与区块链、Web3.0、数字资产相关的立法有七或八个,大家的主张和观点都不一样,争论很大。有参议院的法、众议院的法,有民主党为主的法、也有共和党为主的法,观点各不相同。但大家达成一致,打算通过立法把主要的监管权利交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而不是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这一点上,参议院、众议院、民主党、共和党都冇有争议。这就意味着,它们至少在一点上达到了共识,即70%到80%的Token是虚拟商品,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来监管。这也说明数字资产里大部分东西还是功能类Token,如何设计好他们合规的边界,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个新的金融基础设施里有一个新的通证工具就是NFT,即所谓的非同质化Token。NFT是一个数字通证,它是用来证明所有数字化、虚拟化、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身份的证明、资历的证明、工作的证明等。接下来还有几个问题要交代清楚:

首先是STO。

在香港的监管部门看来,STO分两类。第一类是证券类Token或股权类Token,把一个公司的股权Tokenzation,不再是IPO,而是STO。第二类是RWA,RWA可能是一个发行的集合投资计划,因为RWA有利息支付,有利息支付就是证券。这两类在香港都属於STO的范畴。

STO一定是在区块链上发行,而且最好是在一个全球公共账本上发行,因为这样不管是证券类Token还是RWA,都变成了一个全球公共账本上发行、登记、流通的资产,从而获得全球流动性的支持,而不是某个区域的流动性支持。这时再回头看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发现已经不再是由某一个地区的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来支撑这些Token的流动性。

第二个是稳定币。

我认为,稳定币对任何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物。因为稳定币不仅仅是交易所的交易工具,也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以及“私人账本和公共账本”的桥梁。所谓的私人账本,就是各家金融机构自己的账本,所谓的公共账本就是区块链。所以稳定币也是连接银行账户和区块链账户的桥梁,即稳定币是把银行账户里的法币变成数字货币的桥梁。同时也是连接“CeFi和Defi”、“法币和数字货币”、“不可编程的货币和可编程货币”的桥梁。所以它的重要性怎麽强调都不为过。任何地区,都有与自己的货币锚定的稳定币,比如香港是基於港币的稳定币。如果冇有的话,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RWA是目前为止我们观察到各国监管部门都力推的一个方向。把现实资产、银行资产、有现金流的资产,通过Tokenzation的方式,让它获得全球流动性市场的支持。要获得全球流动性支持,就必然是基於全球公共账本的发行,不大可能在私有链或私人账本上做这个事。

RWA 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是中心化交易所的受众,而是机构间、银行间市场,是由传统金融机构来发行,并且由机构之间进行交易的Token化市场。这就好像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股票交易所,都尝试过要建立一个集中的标准化、中心化的债券市场,但是从来冇有一家股票交易所成功过。因为RWA或类似的债券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不适合标准的集中交易,它就应该是点对点的交易,即使买卖同一个债券,交易对手的信用、付款条件、购买数量的大小,最後给出的报价是不同的。冇有办法放在一个系统里用机器来撮合交易,所以不大适合在交易所里交易。

把这件事解释清楚以後,我们就知道了香港特区政府所做出来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的震荡性或科学性,即它为什麽要做这个事。香港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政策目标,不只是要建一个炒买炒卖虚拟资产的交易市场,它的目标比这个远大得多。他们希望通过Tokenzation来找到区块链、Web3.0、虚拟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以及让金融中心进一步升级。这就不能只有二级市场,即不能只有虚拟资产的交易所。

香港的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由四层结构建构起来,只有包含了这四层结构才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

前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AI+Crypto才是Web3,先有价值创造再有价值分配

本文是9月19日前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於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的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发表的主题演讲《Web3的未来?》。在这次演讲中,曾鸣深入探讨了Web3.0的概念,着重强调了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他强调了创作者经济的崛起,将其视为未来经济的核心,并提出了基础设施与应用共同发展的观点,这将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的发展。此外,他也分享了对於Al Crypto Native Service的期待,认为这将是未来最令人兴奋的趋势之一。

以下是演讲全文: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於Web3的思考。我花了一些时间来思考演讲的主题,最终决定用一个问号来命名它。这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下一站是Web3,但是这一站将停留在哪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那一步?是2年还是5年?这个问题实际标上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其中包括关於“Web3”具体定义的不明确之处。然而, Web3的两个主要源头,即加密货币(Crypto)和元宇宙(Metaverse),正在在推动Web3这个概念向前发展。

大家都认为加密货币或元宇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方向,但在过去的两年里,这两个领域都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这使得许多从业者都感到困惑,比如在矽谷,很多从事加密货币的朋友可能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人已经转向了人工智能(AI)。因此,Web3的未来是什麽?我认为这是值得再次讨论的话题。

今天,我的演讲将重点还是放在Blockchain和Crypto上,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让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加密货币至今取得的成就,有两个非常坚实的共识,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果,第一个是比特币(BTC),第二个是以太坊(Ethereum)。以太坊实际上是智能合约技术平台,经历了三到四个重要阶段:第一次是在ICO,奠定了以太坊的地位以及智能合约的重要性,还有第一代的重要应用,如交易所和钱包等用户应用;第二个重要的突破是从2020年夏天开始的 DeFi,以及GameFi和NFT。

但是目前,我们最大的困惑之一是下一步是什麽?大家都期望会出现重大应用,但是很难预测这些应用是什麽,何时出现。那麽为什麽加密货币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呢?其实,其本质是一个价值网络(Value Network),不仅仅是信息网络,更重要的是它让数字资产能够更高效地流通。此外,与之相关的突破之一是Tokeneconomics的设计,它使激励机制能够更高效地应用,就像刚才蓝教授在谈到Web3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时提到的,如何有效地结合开源社区和激励机制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创新领域。

本质上,我认为这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创新。虽然这个术语有点传统,但我认为它仍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为它促进了协作和合作,以及资产的交易和流通。它在价值创造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但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是,金融在更广泛的经济范围内,金融是生产关系,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但是金融产品,特别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如储值账户或资产,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应用,与技术密切相关。因此,金融领域为什麽比特币是区块链的最低应用之一,另一个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应用,一直是核心创新领域,其中一个最早落地的领域就是金融,金融在更广泛的经济范围内是生产关系的突破,它利用了区块链技术,但金融产品的创新又可以获得技术上的许多优势。因此,金融是一个相对独特的领域。但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就我们期望的下一个十亿用户而言,加密货币卡在一个重要的方向上,即它无法直接提高消费者体验,它不是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第二个问题是传统资产的数字化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麽顺利,包括像RWA(realworldassets)等。我们最近谈到了这些问题,但实际上几年前就开始谈论了,但是资产转移的过程一直不顺利。这实际上很容易理解,因为任何新技术试图将传统业务迁移到新领域通常都不太成功,因为它所创造的价值不够大,但是成本却很高。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传统企业所谓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过去五年中最主要的话题之一,但成功的企业非常少,原因是新技术创造新应用、创造新资产才是未来。但是目前在整个加密货币领域,我们冇有新的数字资产,只有以太坊和点对点网络(P2P),所有的金融创新也很大程度上围绕这两点展开。因此,我个人认为整个加密货币领域需要创新,加速前进,真正走向Web3,我们需要创造新的数字资产,而新的数字资产可能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金融领域的持续创新,因为金融本身是一个大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关键产业,它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融合在一起,融合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创新的优势,因此我认为金融创新仍然是下一步的一个主要方向。这包括比特币的发展,例如目前比特币在某种程度上相对成功,这个成功的领域是替代性资产,类似数字黄金的角色。但是大家一直期望的像支付网络和普惠金融,即让目前冇有金融服务的数十亿贫困地区能够获得金融服务,这些美好愿景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也是下一步需要突破的重点。

第二个重要领域是区块链本身仍然可以在金融领域实现技术创新,例如国际支付方面的最新发展,未来还可以看到它在扮演更大角色的可能性,因此金融创新将成为Web3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步是我们一直期待的游戏等新应用。在过去的两年中,大多数创新都集中在基础设施上,特别是Laver2的发展以及关於Laver2的知识,这使得Laver2在可扩展性、易用性和便捷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但什麽时候这些应用会突破,像GameFi这样的领域是大家非常期待的,因为过去两年有很多专业团队投入到这个领域,而且通常需要大约两年的开发时间,因此今年和明年初,我们都非常期待在GameFi领域会有一些令人瞩目的产品,将带来更多消费者的惊喜。

社交领域肯定也是大家期待的领域之一,就像最近的friend.Tech引起的热潮一样,包括下一步是否会有更大的突破,都令人期待不已。因此,基於现在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发展,如何培育下一代应用肯定是社区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

但我今天特别想强调的是第三种途径。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认为AGI(人工智能通用智能)和加密货币是天造之和。加密货币主要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革命,而AGI是一种生产力的技术突破,AGI将创造大量的新数字资产。

现在让我们简要地看一下为什麽会这样说,AGI是通用人工智能,自从chatGPT爆火後,我们都意识到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巨大突破,它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叫做AIGC,也就是AI生成的内容,也就是说Al可以以低成本、极快的速度创造大量的新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本质上是数字的,而且这个领域的技术变化非常快,刚刚我们看到了文本到文本、文本到图像的技术,接下来很快会有一个突破领域是文本到视频,只要文本到3D视频的技术也有一个飞跃,那麽我们肯定会看到内容行业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过去加密货币之所以还相对边缘,是因为许多数字内容,包括NFT等,本质上并不够重要,其价值也不够大。但是这些新的数字内容在整个经济中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如果这些资产的价值很高,人们才会真正关注,这时交易成本是否能够降低,隐私是否能够得到保护,效率是否能够提高,才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如果像许多传统内容一样,在过去的一两年中,很多内容本身并冇有价值,那麽人们对其资产特性的关注自然就不那麽高。

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AI领域的发展会非常快,从现在的助手角色转向代理人,也就是说AI老师、AI医生、AI设计师等会越来越多,他们将直接取代人类,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将大幅度取代机器与人的协同,人与人的协同。而智能合同本来就是为机器与机器的协同准备的,所以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合同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也将有质的飞跃。

因此,基於上述三点,我认为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是因为加密货币本身有强大的动力,而是因为AI的发展需要加密货币和基础设施,因此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这个词,以及Metaverse等词,虽然可能在过去两年有点过时,但我个人认为还冇有找到更好的词。

我认为创作者经济肯定是未来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经济的核心特征。因此,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是建立一个高效的资产确权和交易的去中心化网络,这使得海量的人、机器和机器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但是在价值分配之前必须有价值创造,因此如何让大量的人参与创造,如何让大量的AI之间更好地协同工作,如何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如何解决资产交易和分配的问题,这都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创造全新的参与创造权限的创作者经济,这才是未来的真正机会,这才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也才会成为经济的主流,而不是边缘。因此, AI、AGI和加密货币使这种数字经济的未来成为可能,也是真正的Web3。

同时,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基础设施和应用是共同发展的。自从1993年的Landscape上市以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基础设施的突破都与杀手级应用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今天我们看到过去两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会让我们对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充满期待。因此,我认为未来两年我们最期待的是Al Crypto Native Service的涌现。

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产品形态将会是什麽,将在哪个具体领地域出现,但从趋势来看,这是必然发生的。当这样的应用出现时,它将带来大量新用户,也将为未来基础设施的发展指明方向,从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现在的挑战在於,真正的AI本土化尚未实现,尽管有很多Web3的加密货币转向了AI创业,但许多 Al本土的人,正如蓝教授刚才所说,对加密货币的理解仍然不足,因此我们接下来最需要的是让AI和加密货币领域的人与基础设施领域的人有更深入的结合。

也有点回到曹教授刚才提到的,从基础设施开始,如何让AI和加密货币等技术一直融合到应用的最顶层,这才是Web3的未来,也是一个更令人期待的未来。谢谢大家。…

DeGods交易量猛增地板价却遭腰斩,发布第三季NFT後到底发生了什麽?

作者:Nancy,PANews

作为熊市为数不多表现较为强势的蓝筹NFT之一,近日DeGods因二代项目y00ts宣布迁移至以太坊後交易量飙涨数倍,但同时第三季NFT发布的利好消息下却遭遇社区砸盘,其中不乏巨鲸大规模抛售离场。DeGods究竟发生了什麽,本文PANews来一探究竟。

新一季NFT需付费升级,大量抛售致地板价腰斩

作为Solana上的蓝筹股,DeGods曾引发抢购热潮,累计交易额已超1亿美元。2022年12月,DeGods预告将於今年发布两个项目的全新路线图,社区也对其预期空间值拉满。

而在八月初,DeGods创始人Frank更是发推文向社区打起了“预防针”,他透露,虽然第三季更新的DeGods内容将具有与当前系列相同的特征,但风格/美学经过了重新设计,不会出现与原始DeGods雷同的情况,原DeGods的艺术风格较为“暴力Gore”,但是第三季的艺术风格预计将更受大众喜爱。同时,他还强调,第三季将采取非随机的“开图”模式,以避免过去常见的“开图”後大量低稀有度NFT抛售的情况出现。

Frank的此番言论也减少了社区对内容同质化的担忧。要知道,在此之前同为蓝筹PFP NFT项目Azuki就因新系列Elementals内容高度相似“大翻车”。但对於Frank的“剧透”,有不少社区成员也表达出不满。有不少社区成员留言称,他们更喜欢暗黑艺术。对此,Frank回应称,原版本是他和另位联创Jonny最喜欢的版本,但项目本身是为社区服务,而不是自己。

而随着第三季更新细节正式揭晓,DeGods却招来社区口诛笔伐。

根据官方介绍,第三季系列新增2万件新艺术品,其中1件DeGod NFT包含4个生成艺术品。而团队将会对部分不受欢迎的NFT特征将进行替换,并提供4种风格供持有者选择。不仅如此,DeGods还引入了女性角色,持有者可自由选择NFT性别。

此外,DeGods还推出了面向第三季系列的质押积分增值功能Points Parlor,用户可以质押DeGods获取积分,以解锁Uber Eats优食礼品卡、MacBook Pro和特斯拉等不同奖励包及收集$DUST,目前除了支持Season III DeGods NFT,还与Kraken NFT、Mintify、Wreck League和Floor等达成合作。

令社区愤怒的是,第三季DeGods采用了付费制,持有者需花费333 DUST(当前价值为352美元)生成更多变的NFT。$DUST是DeGods的原生实用代币,可通过燃烧NFT或质押DeGods获取。在不少社区成员看来,第三季不仅不能对原DeGos赋能,未能实现价值升级,还伤害了忠实用户。

面对社区质疑,Frank向社区致歉,并表示会调整策略。而根据近期DeGods官方推文显示,DeGods除了会将性别转换功能延期至9月,还表示承担333枚$DUST对持有者来说确实较为昂贵,接下来团队将会实行价格每隔30天下降33.3%。

不过,这些举措似乎未能挽回持有者的信心。DeGods被大量抛售,包括某巨鲸一举抛售约200枚DeGods,地板价腰斩。而Blur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DeGods的地板价已跌至4.27 ETH,过去7日下跌约52.1%。不仅如此,$DUST价格也出现暴跌。CoinGecko数据显示,过去7天,$DUST价格下跌超56.8%。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社区的不满。

先後逃离Solana和Polygon,迁移至以太坊刺激交易额飙升

除了新一季NFT社区惹争议外,DeGods和其第二个系列项目y00ts的多次链上迁徙行为也引发关注。

2022年年底,DeGods和y00ts宣布从Solana分别迁移至以太坊和Polygon,并因此带来了价格和交易量的激增。有意思的是,DeGods团队曾向Solana基金会索要500万美元,作为留在Solana生态的条件。

而在8月10月,y00ts又宣布将迁移至以太坊,而这距离y00ts宣布搬至Polygon仅仅过了不到五个月时间。彼时,y00ts迁移至Polygon还获得了300万美元捐赠, 称这笔资金将用於团队扩张、扩大业务开发、平面设计、内容创建和活动协调等,但由於y00ts选择迁离Polygon,这笔赞助费也被全款退还。对此,Polygon Labs表示,返还资金中的100万美元将用於支持“Polygon原生构建者和创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4月DeGods面向DeGods NFT持有者开放向以太坊网络的迁移後,团队对所有剩余的DeGods和y00ts将强制收取33.3%的版税。那麽,y00ts再迁移後,如果再度强制收取费用,是否还会引起社区不满?

对於此次y00ts再搬“新家”,Frank解释称是为将旗下两个系列NFT的社区凝聚起来。而在NFT收藏家Lamboland看来,y00ts在花费数百万美元的情况下,发现进展不顺利後依旧选择转型是值得称赞的。而y00ts选择撤离Polygon生态主要在於两点:一是Polygon的流动性较以太坊低,且交易摩擦过大;二是是y00ts主打奢侈品牌路线营销,而Polygon被定位成平价NFT公链,这与其定位不符。

事实上,虽然今年以来,Polygon的NFT市场增速较快,但整体与以太坊仍有较大差距。相比其他链,以太坊在用户量、交易量和流动性上均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受y00ts迁移以太坊公告影响,DeGods和y00ts的交易量均飙升。The Block数据显示,DeGods在新公告前一周的周交易额为254万美元,随後一周翻了约6.2倍,交易额增长至约1583万美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区对y00ts迁移至以太坊方案较为看好。OpenSea数据则显示,y00ts过去七天的销售额上涨260%,交易量则暴涨413%,当然这也受到了大规模抛售的影响。

总体而言,从DeGods的市场表现来看,PFP NFT因缺乏新叙事面临的发展窘境正愈发凸显。…

eths暴涨,浅谈铭文赛道的未来趋势

作者:AL.D

今天的文章主要分享一下个人对铭文赛道一些未来的思考。

当下的铭文市场,个人比较关注几件事情。

针对“假想敌”现象

随着近期 eths 的爆火,在推特收集碎片化信息时总能看到一些内容将“eths”与“ordi”进行敌对关系树立。轻微的是对於 brc20 的熄火嗤之以鼻,严重一些的总想要二者拚个你死我活;中肯一些的是将 ordi 各种弊端和 eths 的各种优势进行对比。

个人拙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前的内容我曾提到过,对於一个项目的投资,我们要从客观的角度上去多方面分析,才是对自己资金的一种负责。任何片面的主观臆断都会让资金陷入万劫不复的风险之中。

写上一篇文章时,我也曾思考过 ordi 和 eths 的对比,这里分享一下当时我的思考逻辑。

「资金活跃度」

此时此刻的虚拟货币,一切走势在於 BTC 的脸色,但现阶段是 eth 的主战场。

base 也好还是 l2 也好,不得不否认的是大量的散户资金在 eth 上进行汇集活跃。

从资金的活跃度来说,eths 此时刻次对比起 brc20 占据了地利优势,相反 BTC 在熊市阶段,聪明的鲸鱼们投资策略基本都是稳中求稳,更不要提什麽新型项目了,买 ETH 都是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