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出尔反尔?原订今年担保贷款清零,又借出两亿美元短期贷款

华尔街日报透露 Tether 在宣布取消担保贷款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再次恢复贷款服务,此消息也获得 Tether Holdings 发言人证实。Tether 官方则发布公告痛批华尔街日报,称该媒体与传统金融一样老派,无法跟上新创步伐。

内容目录

Tether 再次提供担保贷款服务

华尔街日报取得了 Tether 第三季财报,并指出截至 6 月 30 日的资产包括 55 亿美元的贷款,这高於第二季的 53 亿美元 (多出两亿美元),发言人也证实发行了新贷款。

Tether Holdings 发言人 Alex Welch 表示:

今年第二季我们收到一些长期客户的请求,因此我们才决定满足他们的短期贷款需求。担保贷款将会在 2024 年清零。我们的目标会是防止客户的流动性耗竭、以不利价格出售抵押品等潜在损失。

(回顾 Tether Q2 财报疑虑:链新闻实际拆解财报:Tether 利润下滑,用不同指标混淆视听)

担保贷款机制不明、存在风险?

华尔街日报指出,Tether 注册於英属维尔京群岛,针对担保贷款这项服务,鲜少披露借款人的抵押品,或 Tether …

隔离见证带来的启示:比特币的僵化和分层扩容

Michael Matulef在Bitcoinmagazine 上发表文章[2],谈及比特币扩容的历史,认为比特币需要在不影响主网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的扩容。

以下为全文内容翻译:

区块大小战争标志着比特币新生历史的关键篇章,阐明了节点运营商抵御可能破坏网络去中心化和审查制度基本原则的系统性变化的能力。争议的关键是扩容比特币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易量的问题。一个阵营主张通过增加区块大小来牺牲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但他们的反对者坚持认为,以比特币的核心精神为代价去扩容是站不住脚的。

随後的僵局最终导致了一项有争议的变革——隔离见证(SegWit)。通过重组交易的存储方式,SegWit提供了适度的容量增加,同时还解决了阻碍高级功能的交易可延展性问题。

SegWit强调了比特币治理模式在内部冲突中维护其核心价值观的弹性。随着关於如何扩展比特币规模的争论仍在继续,同时尊重赋予用户权力的去中心化和抗审查特性,这些审议仍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对於想要在区块链上确认前一笔交易之前、在新的支出交易中引用前一笔交易的开发者和用户来说,可延展性是一个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为了花费前一笔交易创建的比特币,支出交易必须引用前一笔交易的 txid。如果该 txid 可以更改,则引用将失败,并且支出交易将无效。具体来说,交易可延展性是阻碍闪电网络采用的一个问题,因为闪电网络依赖於未经确认的比特币交易的交换。”

SegWit的激活是闪电网络发展的关键先驱。闪电网络是一种分层扩容解决方案,可实现快速比特币支付。通过链下结算交易并仅向比特币主网广播结算余额,闪电网络旨在增强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和交易能力,而不损害其核心安全模型。自诞生以来,闪电网络作为一种支付方式取得了显着的增长,允许即时小额支付,凸显了比特币作为高效交换媒介的可行性。

随着闪电网络的不断成熟,它为分层扩展解决方案提供了现实世界的测试用例,这些解决方案可能会塑造比特币的技术路线图,以协调其抗审查性、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主流支付实用性的目标。

比特币早期扩容争论中得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比特币可以分层扩容”。

这种设计理念认识到比特币的基础层是一个安全、去中心化的基础,而用於支持扩展功能和交易容量的是高层、Layer 2协议。通过利用基础层作为信任锚,可以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提高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和使用率,而不会损害其去中心化和抗审查的核心价值。随着比特币的成熟,分层扩容模型旨在满足主流效用和支付效率的目标,同时尊重其无许可架构提供的共识驱动的治理和安全保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ayer 2的创新可能为比特币在坚持其基本原则的同时达到全球使用规模提供一条途径。

虽然“比特币分层扩展”范式是一个建设性的概念步骤,但一些人将其教条地解释为比特币基础层完全僵化的借口。由於过度热衷於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保持比特币作为原始[SoV价值储存手段](https://bitcoinmagazine.com/guides/store-of-value "SoV价值储存手段"),他们认为不应再对底层协议进行任何更改。然而,这种极端立场忽视了细微差别和意想不到的後果。严格限制向更高层的功能扩展可能最终会破坏比特币的自我主权和审查抵抗力——这些品质深受当今用户的重视。随着基础层的交易费用和拥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只有较富裕的实体才有能力直接与基础层连接,将日常用户集中到托管解决方案上。虽然谨慎和保守的进步是审慎的,但出於偏执而盲目地拒绝任何基础层增强可能会无意中使比特币长期集中化并剥夺普通用户的权力。扩展雄心和技术稳定性之间存在权衡,但反射性的僵化无法对提案进行细致入微的成本效益分析,而这些提案可能会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情况下明智地改善用户体验。

比特币的核心价值主张源於其为用户提供真正的自我主权和抗审查能力的能力。从设计上来说,比特币使用户能够独立控制自己的资金,消除对银行或政府等外部第三方进行交易验证或托管的依赖。用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比特币,持有私钥,使支付不可逆转且不受乾扰。这使比特币成为第一个无需许可且政治中立的货币体系,无论国籍或机构地位如何,都维护财务自主权。与传统金融相比,冇有任何中央机构可以轻易冻结、扣押或阻止比特币网络上的支付。这些相互关联的属性促进了去中心化并减轻了系统性风险,因为比特币冇有单点故障,即使在敌对环境中也具有弹性。用户不再必须绝对信任外部机构才能参与金融——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直接的点对点电子现金。人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话“Not your key,Not your money”巧妙地概括了比特币提供的自我主权、审查制度抵抗和逃离许可系统的能力。

随着比特币得到更广泛的采用,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交易需求而扩展容量出现了经济限制。比特币的区块空间本质上是有限的,更多的使用会给这种稀缺资源带来更多的竞争。基本的供需动态表明,随着全球利用率的增长,费用将不可预测地上涨,从而排除较小的交易。虽然最初是可以吸收的,但持续的费用增长会产生外部效应,影响比特币的可及性和精神。高昂的费用使得普通用户无法进行链上交易,迫使他们转向托管服务,这违背了比特币的自我主权前提。

引用[安东尼·唐斯 (Anthony Towns) 的文章:将 B 放入 BTC ](https://www.erisian.com.au/wordpress/2023/06/21/putting-the-b-in-btc "安东尼·唐斯 (Anthony Towns "安东尼·唐斯 (Anthony Towns) 的文章:将 …

肖风万向峰会闭幕致辞:Web3将打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2.0版本

编者按:9月20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已圆满落幕。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在活动现场以《Web3.0与香港特区虚拟资产政策宣言》为题发表闭幕致辞。下文根据活动现场速记整理,略有不影响原意的删改。

这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虚拟资产宣言感兴趣,我将从市场、从业者的角度,就香港特区政府所宣布的虚拟资产宣言,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观点,看看为什麽要发布这个宣言,其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麽。

为什麽特区政府会有一系列虚拟资产的政策宣言呢?要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就要从数字经济开始讲起。这一系列宣言的基础在於香港想要建设一整套适配服务支撑数字经济在香港深耕、落地并发展。数字经济有什麽特点呢?

第一,数字经济不受地理空间的约束。

因为不受地理空间上的约束,所以香港有机会在数字经济里发挥自己一国两制、普通法和自由港的独特优势。有人说,“香港错过了互联网,千万不要错过区块链。”其实香港不存在错不错过互联网的阶段,因为互联网跟地理空间、司法区域、跟用户所在地有关系。但Web3.0或区块链跟地理的关系并不密切,所以香港不存在互联网时期,但香港可以拥有Web3.0时期或区块链时期。而且在这个时期里,香港有独特的优势,也就是自由港的优势。

什麽是自由港的优势?就是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法币的出入金既是大规模应用的障碍,也是大规模应用的必要前提。

另外一方面是普通法,在香港,Web3.0也好、区块链也好、虚拟资产也好,可以很好地发挥制度上、机制上、法治上的优势,同时规避地理空间上的限制。

第二,数字经济不受物理规则约束。

比如在元宇宙里搭建一个建筑、搭建一座城市,不受力学规则的限制。你需要计算它的结构成重吗?不需要。

第三,数字经济不受商业组织的约束。

数字化技术让个人拥有了巨大的能力,使得个人不再需要依附於某一个商业组织,就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如你可以为自己工作,但你不需要依靠一个组织。

除了这个特点外,数字经济的价值规律也完全不一样。数字经济的价值规律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零边际成本。开发一个软件需要很高的固定成本和巨大投入,比如要开发GPT4,Open AI花费了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来开发,未来要升级到GPT5、GPT6,还需要几十亿或者上百亿美元的投入,这是一个高固定成本的事情。但是GPT4开发出来以後,1亿用户和10亿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工业产品和工业经济不具备的价值规律。

在这样的价值规律下,一个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最大化路径就是开源、开放、免费、无需许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推广,让别人用你的东西。在一个边际成本为零的成本和服务上,服务1亿人和服务10亿人的成本不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形下所有权显得不那麽重要,而使用权,就是让更多人用,则显得更重要,所以数字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使用权的经济。

在一个使用权的经济中,一个开源、开放、无需许可,甚至免费的产品和服务,怎麽捕捉到它的价值呢?使用权的价值捕捉工具就是Token。Token在计算机语言里就是使用许可,是令牌。登录一个系统的使用许可,在区块链时代演化为标准化的使用权。以传真机效应为例,我们假设由100万台传真机组成传真机网络,任何一个用户想加入传真机网络,需要得到别人的许可吗?基本不需要,但首先需要买一台传真机。如果你不买一台传真机,就不可能加入传真机网络,购买了传真机,就购买了加入传真机网络的使用许可。就像需要先购买一个比特币才能加入比特币网络中,需要有一个以太坊才能用得上以太坊网络。传真机、比特币和以太坊,在这里都一样,都是使用许可。是使用这个网络,享受这个网络的价值的时候,必须要有的令牌以及许可。传真机和比特币、以太坊的区别,无非一个是数字化,一个是有物理结构的。

传真机网络并不属於购买传真机、接入传真机网络的人,这就像以太坊,持有ETH并不意味着拥有以太坊网络的权益,你只是有它的使用权或使用许可而已。所以使用权的传真机效应,就催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制度——利益相关者资本制度。所有人都是使用者,冇有人拥有网络。

同时,传真机网络还有第三个特点,任何新增加的用户对已经在使用传真机网络的其他用户,都会带来价值和好处。因为越多人加入传真机网络,其他传真机用户就有了更多发送传真的可能性,显然价值是在增长的。这就是传真机效应或使用权效应最大的妙处,越多人使用,对大家越好。如果是所有权架构,拥有这个公司的一股股票,这股票就是你的,别人不可能宣称拥有它。使用权是可以被无限授予的,并且授予越多,价值越大,但所有权不是这样。

基於这三个特点,我们可以把过去十年区块链的实践,看成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同时也可以看成是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构建了一套具有上面特点的数字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根据上面总结的数字经济的三个特点,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服务它。前十年的实践,就是为了搭建一套能够很好服务数字原生、数字孪生的新金融基础设施。

这个金融基础设施首先是基於分布式网络的,就是Web3.0。同时在这个分布式网络上,构建了一套新的记账方法,就是分布式账本,就是区块链。在这样一个分布式账本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套分布式金融,这就是DeFi。未来所有基於区块链或Web3.0的大规模应用,都用得到这套金融基础设施,因为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在这里面不能服务这种新的经济模式。

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里,有以下几大构建要素。

第一,新的记账方法。

新的记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公开、透明、全球化的公开账本。在此之前,所有的记账方法都是私人账本,是自己替自己记账。我的账,别人不可能知道,也不能查阅到。但是区块链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全网公开透明的。基於公共账本构建的东西是一个全球账本体系。一旦登录到全球账本体系上,全世界的任何人都可以查到和看到,可以触碰到,可以交易它。这是传统金融市场不具备的特点,传统金融市场的资产都登记在私人账本上,如果不开放给你,你不可能查到,就不可能购买它,也不可能投资它、交易它。

第二,新的账户体系。

传统金融是基於银行账户体系构建起来的,所有的资金一定是存放在银行账户体系里。而互联网平台出来以後,出现了比银行账户体系要新一代的互联网账户,比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钱包。这两个钱包不是银行设立的账户,也不是银行管理的账户,而是由互联网平台管理的账户,但是里面也有法币。革命性的变化来自於区块链,区块链的数字钱包有各种各样的呈现形式,但为了和上面对齐,我们把它叫区块链账户。区块链账户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体系,更加脱离了银行账户体系以及互联网账户体系,区块链账户体系里跑的不再是法币,而是USDT和USDC,未来也可以跑央行发的数字货币CBDC。但无论如何,如果这个货币不能被数字化,不能跑在智能合约上,它就无法兼容到区块链账户里。

第三,新结算方式。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这套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易确认和清算结算是同步完成的。交易是点对点之间进行的,支付也是点对点之间进行的。这种新的结算方式,现在已经被传统的银行业,至少从美国、新加坡到中国香港接受了,最近传统银行发行的RWA,就是现实资产的Token化。为什麽要把真实世界的资产用Token的方式来发行呢?它有一个很好的优点——清结算效率大幅提升,交易费用和交易环节大幅减少。除此之外,这个金融系统里跑的货币形态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它可以是数字货币了。

我把数字货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法定数字货币,即央行发行的CBDC,央行发的都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需要经过市场机构的货币创造,制造出货币杠杆或货币乘数,才能够更好地服务於实体经济。因此就出来了稳定币,即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在传统金融市场上,银行是最主要的货币创造、货币杠杆、货币乘数的建设者。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叫M2,跟现实金融市场的M2是一样的。是经过银行等市场机构加杠杆所创造的货币,这不是央行发行的货币了,而是银行创造的货币。

在香港,你拿一张纸钞,上面有一个凭票即付,这是一个借据,属於M2。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里,也有一个原生的数字货币,就是比特币。比特币的形态还在不断演化当中,目前还冇有演化出一个完整的形态,功能也在不断健全当中。

另外就是出现了新的资产类别,就是Token。我们把同质化的Token分为两大类,一是功能类Token,一是证券型Token。这两天的会议讨论STO和RWA非常多。其实我的个人观点,未来的数字资产里面70%到80%是功能类Token,而不是STO概念下的证券类Token。美国国会与区块链、Web3.0、数字资产相关的立法有七或八个,大家的主张和观点都不一样,争论很大。有参议院的法、众议院的法,有民主党为主的法、也有共和党为主的法,观点各不相同。但大家达成一致,打算通过立法把主要的监管权利交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而不是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这一点上,参议院、众议院、民主党、共和党都冇有争议。这就意味着,它们至少在一点上达到了共识,即70%到80%的Token是虚拟商品,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来监管。这也说明数字资产里大部分东西还是功能类Token,如何设计好他们合规的边界,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个新的金融基础设施里有一个新的通证工具就是NFT,即所谓的非同质化Token。NFT是一个数字通证,它是用来证明所有数字化、虚拟化、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身份的证明、资历的证明、工作的证明等。接下来还有几个问题要交代清楚:

首先是STO。

在香港的监管部门看来,STO分两类。第一类是证券类Token或股权类Token,把一个公司的股权Tokenzation,不再是IPO,而是STO。第二类是RWA,RWA可能是一个发行的集合投资计划,因为RWA有利息支付,有利息支付就是证券。这两类在香港都属於STO的范畴。

STO一定是在区块链上发行,而且最好是在一个全球公共账本上发行,因为这样不管是证券类Token还是RWA,都变成了一个全球公共账本上发行、登记、流通的资产,从而获得全球流动性的支持,而不是某个区域的流动性支持。这时再回头看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发现已经不再是由某一个地区的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来支撑这些Token的流动性。

第二个是稳定币。

我认为,稳定币对任何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物。因为稳定币不仅仅是交易所的交易工具,也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以及“私人账本和公共账本”的桥梁。所谓的私人账本,就是各家金融机构自己的账本,所谓的公共账本就是区块链。所以稳定币也是连接银行账户和区块链账户的桥梁,即稳定币是把银行账户里的法币变成数字货币的桥梁。同时也是连接“CeFi和Defi”、“法币和数字货币”、“不可编程的货币和可编程货币”的桥梁。所以它的重要性怎麽强调都不为过。任何地区,都有与自己的货币锚定的稳定币,比如香港是基於港币的稳定币。如果冇有的话,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RWA是目前为止我们观察到各国监管部门都力推的一个方向。把现实资产、银行资产、有现金流的资产,通过Tokenzation的方式,让它获得全球流动性市场的支持。要获得全球流动性支持,就必然是基於全球公共账本的发行,不大可能在私有链或私人账本上做这个事。

RWA 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是中心化交易所的受众,而是机构间、银行间市场,是由传统金融机构来发行,并且由机构之间进行交易的Token化市场。这就好像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股票交易所,都尝试过要建立一个集中的标准化、中心化的债券市场,但是从来冇有一家股票交易所成功过。因为RWA或类似的债券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不适合标准的集中交易,它就应该是点对点的交易,即使买卖同一个债券,交易对手的信用、付款条件、购买数量的大小,最後给出的报价是不同的。冇有办法放在一个系统里用机器来撮合交易,所以不大适合在交易所里交易。

把这件事解释清楚以後,我们就知道了香港特区政府所做出来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的震荡性或科学性,即它为什麽要做这个事。香港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政策目标,不只是要建一个炒买炒卖虚拟资产的交易市场,它的目标比这个远大得多。他们希望通过Tokenzation来找到区块链、Web3.0、虚拟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以及让金融中心进一步升级。这就不能只有二级市场,即不能只有虚拟资产的交易所。

香港的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由四层结构建构起来,只有包含了这四层结构才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

JPEX事件懒人包》证监会警告、转移资产、卡出金、摊位清空、人头公司…(即时更新)

交易所 JPEX 在 9 月 13 日遭到香港证监会警告之後,就陆续爆出提款困难、转移资产..等消息,让社群怀疑是否将恶意卷款?本文动区为读者详细整理 JPEX 近日发生事件的时间轴整理。
(前情提要:警报!JPEX出金手续费要999镁、一度暂停提款,平台币JPC暴跌)
(背景补充:香港证监会点名JPEX:未获监管牌照、提供虚假陈述..提出六大疑点)

本文目录

IOSG创始人Token2049後感触:牛市还尚需时日,最难熬的时候到了

作者:IOSG 创始人 Jocy

这个行业的规模仍然在进一步的增长,今年我已经参加了 ETHDenver/ETHCC/黑山Zuzalu/Edcon 等不同的活动,这次 2049 仍然遇到非常多的老朋友,其实每一次这样的大会在行业里都会吸引非常多的参会者,很多公司都设置了在这样大会的 budget,因此随着行业规模的增长,哪怕熊市参会的人数数量都在持续的攀升。LP 持续的支持行业内成长的早期 VC,VC 不断地支持一些新兴赛道的创始团队,团队不断的扩张和增长规模,似乎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其实事实非如此,很多团队基本上这次 2049 成为他们最後几个融资的希望,如果熊市不结束,这有可能这是他们团队最後的一次品牌露出,因为大部分早期团队他们在过去两年的扩张,让 runway 基本见底,一些团队的 burn rate 非常高,并且在这样的市场下只剩下 5~10 个月的时间,甚至他们不惜买下 2049 的天价门票/赞助展位借此来pitch更多的潜在投资人。

另外我参加的一场 Medici 家族举办的 exclusive event,120 人的规模大概有一半的人是 VC,然後这 60 个人的 VC 里大概 90% 的基金正在融资,因为在美国监管压力下,基金融资变得非常艰难,靠着品牌和影响力他们相信亚洲的华人 LP 会更加慷慨的对他们进行支持。但是事实和 2049 …

交易所|Bybit 线下学院结合资深交易员Nicky,分享加密投资实战心得

Bybit 交易学院在马来西亚举办线下课程,邀来资深交易员兼币圈 KOL Nicky 讲解加密货币投资的多个层面。
(相关补充:投资必读》加密货币顶级交易员 Art_XBT 的成功公式)
(相关补充:专业交易员的5招DeFi策略,教你在熊市赚钱)

本文为广编稿,全文由 Bybit 撰着提供,不代表动区立场。


8月 20 日(星期日) ,Bybit 交易学院第三期线下课程在马来西亚 OM Space Academy 与众多学员见面。

来源:Bybit

随着数位货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币圈投资,但由於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很多人都成为了所谓的「韭菜」,在市场中不断被「收割」。因此,此次 Bybit 交易学院特别邀请币圈知名博主Nicky,带领学员从零开始掌握币圈投资技巧,彻底拒绝当「韭菜」,这对於许多币圈新手及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来源:Bybit

主讲老师 Nicky 是一名拥有 7 年加密货币实战经验的资深交易员,其团队资深讲师们亦均拥有至少 2 年以上的交易经验,可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投资指导。据介绍,此次课程涵盖了加密货币投资的各个方面,包括交易所选择、现货与合约的逻辑、杠杆交易和风险控制、手续费计算、资金费率背後的意义以及模拟仓策略测试等。

来源:Bybit

据介绍,用户对此次课程反应踊跃,在报名开启之後很快即满额。除了专业的课程内容外,此次活动还送出了多种礼品,包括 Bybit 交易所提供的精美周边。 Bybit 交易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增加线下课程的数量和活动力度,并在未来的线下课程中加入膨胀奖金和转盘大奖等环节,除精美周边以外,更有机会送出现金红包、Mini Car …

纽约时报公布「SBF 监狱里的日记」:我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加密 KOL Tiffany Fong 提供的文件透露了SBF 软禁期间的生活细节,以及 SBF 自己所写约 15,000 字 X 推文的草稿,其中他在草稿中表示:我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前情提要:有钱一起捞?彭博爆:SBF父亲是FTX地下法务长,深度参与营运)
(背景补充:彭博专文:SBF的史丹佛教授爸妈,如何帮他打造FTX帝国?)

已破产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创办人 Sam Bankman-Fried(SBF)在 8 月 12 日被撤销保释、提前送入布鲁克林拘留中心候审,预计将在 10 月 3 日开始首次审判。(此前 SBF 对包含洗钱、诈欺、非法挪用客户资金等 7 项指控均不认罪)

SBF:我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随着 SBF 距离受审不到一个月,更多的爆料也被揭露出来。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加密 KOL Tiffany Fong 提供的文件透露 …

高招!TRB暴涨「巨鲸狂囤」流通量34%,同时爽赚2000%资金费率

预言机项目 Tellor (TRB)正上演暴涨行情,自 8 月 30 日以来,涨幅近 300%,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期间,一名巨鲸从各交易所累积提取 87.26 万枚 TRB,约占 TRB 当前流通量的 34.5%,同时还爽赚超恐怖的资金费率..
(前情提要:PERP 持续逆市飙涨!巨鲸狂买流通量的 10%、币安紧急更改合约杠杆)
(背景补充:预言机 Tellor (TRB) 去中心化治理实践:管理员密钥的销毁)

本文目录

续几周都有山寨币的暴涨行情上演,继 Cyberconnect(CYBER)不到五天飙涨 350% ,以及上周 Perpetual Protocol (PERP)三天内大涨 188% 後,本周预言机项目 Tellor (TRB)承接热度持续上演暴涨戏码。

TRB 狂涨近 300%

根据 TraidingView 显示,自 …

日本股市创33年新高!为何能持续飙升,股神巴菲特也加码投资?

日股东证股价指数(TOPIX)周五再度刷新 33 年来收盘新高纪录,为什麽日本股市可以这麽强?就连巴菲特有持续加码?
(前情提要:日本拟放宽融资规定:创投基金可以「加密货币」投资新创企业)
(背景补充:台湾人多有钱?瑞银:人均财富高达876万台币!赢过日本韩国新加破..)

本文目录

今年全球股市迥异於年初分析师的预期,普遍呈现走高的趋势。其中日本股市的表现更是受到全球瞩目,东证股价指数(TOPIX)周五(15 日)再度刷新 33 年来收盘新高纪录,终场收 2,428.38 点(+0.95%),年初迄今已上涨将近 30%

注:日本东证指数 (TOPX)追踪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板块内的重要国内公司股价,地位类似於美国的 S&P 500

推动日本股市火热的可能原因?日本有近一半上市公司其股价净值比低於1

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净值比低於1,代表市场对该公司的估值低於其资产价值,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盈利的能力和增长的潜力缺乏信心;但另一方面,对投资者来说也代表当前股价相对便宜。

东京证券交易所(TSE)於今年初呼吁当地企业专注於实现永续性增长,强调企业可以透过加强投入研发和培养人力资本以提升企业价值,特别是针对股价净值比(P/B)低於1的公司。

目前台股净值比约 2 倍,欧洲国家约在 1.75~2 倍之间,美国标普 500 更是突破 4 倍以上;反观日本平国仅有 1.25倍,相较於几个主流国家明显较低。

此外,由於日本有一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现金大於负债,使得这些企业能运用闲置的现金直接投资业务、或是买回库藏股,以增加股东报酬。

日本迈向温和通膨

另一方面,日本在经历长达三十年的低通膨甚至是通缩背景之下,疫情後所带来的适度通膨,反而使企业对未来投资信心上升,并刺激消费者增加消费。

虽然日本不再面临通缩的下行螺旋,但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在於薪资上涨是否能跟上通膨的速度,否则购买力将会受到侵蚀。所幸今年开始已有一些大型企业同意为员工加薪,薪资涨幅创近 30 年来最高,对消费者的信心成长有所帮助。

市场押注日本央行明年结束负利率政策

日本作为目前国际最後一个保持基准利率为负的国家,日本央行何时将结束负利率政策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据路透报导,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近日接受日媒读卖采访表示,当 2% …

狂!zkSync空投猎人自建DEX、发币刷量,拥有超21800个女巫钱包

社群稍早发现,以太坊 Layer2 扩容方案 zkSync 上的一个空投猎人拥有 21877 个女巫钱包,并自行部署了 DEX、还发币刷交易量,为了获得空投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前情提要:zkSync提出「链上法院」,能解决Layer2潜在的中心化风险吗?)
(背景补充:zkSync半年默默赚了2000多万美金!Layer2是如何盈利的?)

加密货币社群成员 lingland09 昨日(11)稍早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文警告称,以太坊 Layer2 扩容方案 zkSync 上有一个专业的空投猎人拥有高达 21,877 个女巫(Sybil)钱包。

他为了强化与协议的互动,甚至部署了一个代币 Gemstone(GEM),并利用极少的 ETH 创造大量交易量,以此来最大化空投的机会与份额。

Since all liquidity were added by this individual, he didn't affected by slippage and he